掌圖網

CNG556期截選

姓氏流源的猜想:
伏羲氏姓風和商王姓子


在信史時代之前考證姓氏的發源,可能是一件徒勞的事情。因為那個階段整個中國的歷史,依然是一部上古神話史。
從考古的角度講,商朝是最可能獲得姓氏起源物證的時間。在河南殷墟,見到當地德高望重的甲骨文權威楊錫璋教授時,我請教的第一個問題是:“甲骨文中被確認為是姓氏的字是哪一個?”他沒有直接回答。
據《姓氏考略》載,商的血緣傳自帝嚳,被封在商地,賜姓子。但是,自湯至盤庚,甲骨文中並沒有稱呼商朝任何一帝為“子”某,而出現更多的卻是武丁、小乙等。
商的青銅器舉世無雙,鑄造者幾乎不是用雙手而是用靈魂來工作的,作品多用來擔當祭祀禮器或陪葬冥器。羅茲?莫菲曾在其《亞洲史》裡講到:地理上離商文化中心越遠,青銅製品越粗糙!這其實也充分說明河南是當時絕對的文化與政治中心。
這個時代青銅器上已有簡單銘文。依靠瞿父鼎,古籍《博古圖》第一次用考古證明了姓氏的發源,可惜該鼎已失傳。國之重寶“司母戊銅方鼎”正在安陽展出。這次帶著姓氏探源的的任務,方才注意到其腹內壁鑄有的銘文“後母戊”三字,商王祖庚或祖甲祭祀其母,真是遙遠的母慈子孝圖。而著名的婦好墓,多件陪葬品都鐫刻著“婦好”字樣。
“‘好’就被認為是個姓氏,但它可能只意味著某女性‘子’”。當我問及更多的證據時,楊教授告訴我,“當然,也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——商王姓‘子’和伏羲姓‘風’一樣,不過是後世的史學家對這個領導群體的一種認定符號。”

西周,姓氏的數量在這個時代大爆發

在商朝姓氏已被使用的更多“證據”,其實是從《竹書紀念》和《史記》等古籍得來,而史官並非那個時代的人,結論也多出於考察和推斷。那個時代是典型的奴隸制時代,國家機構已經形成,帝王的嫡子有王位繼承權,某些庶子被分封。這些爵國的後裔可能以國或封地的名字逐漸形成姓氏。
在鄭州,我拜訪了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所長、中原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新斌。他對青銅器非常著迷。他認為,周代青銅器不但工藝上比商代更加精湛,而且銘文五花八門,是青銅器銘文的最鼎盛期,無論國事家事都鑄鼎存照,並且常常用“子子孫孫永寶用享”的字句來結尾。從這些“不可磨滅”的記載中,也有越來越多的後人尋到了自己的祖先。
據張教授會議,他所記得的第一件明確刻有姓氏的文物是一件戈,應為一位蘇姓勇士所有;而中科院遺傳所所長袁教授家中收藏的陶皿下刻有“井”字,他判斷那是邢國邢姓族人的日用品。可能你還聽說過,“學書不學毛公鼎,猶儒生不讀尚書也”。這件清道光末年於陝西岐山出土的重器現存於臺灣故宮博物院,上有銘文497字,為西周宣王時期記載毛家受策命的故事,也就成了毛姓的主要淵源。
這個時期的史籍中關於姓氏的記載也更多更明白了。我發現但凡貴族不但有姓(表示血緣),有氏(表示貴族身份),還有名。比如我們都熟悉的姜太公,姓姜名尚,因氏地在呂地,也稱呂尚。
不過,我更願意把這個時代的姓看成一種族號,而氏是它的分支,就好像一個大家族兄弟分家一樣,土地也分成幾分,有了新的土地,就用這塊土地的名字作為氏,來標明獨立的貴族身份,男子一般稱氏不稱%E